🎉 【心经连载】每天念“诸法空相”,但你知道它的真实含义吗? 🎉

【心经连载】每天念“诸法空相”,但你知道它的真实含义吗?

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(是诸法空,无相)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
这一段藏汉文的第一句稍有不同,在藏文版的这段话当中,观自在菩萨又对舍利子宣说了远离一切戏论的八种甚深法:

空、无相、不生、不灭、不垢、不净、不增、不减。

但由于很多汉文译本中都只提到七种,因此我们也按照七种甚深法来讲解。

是诸法空相:这是七种甚深法中的第一种,指一切万法不仅其自性是空,而且万法的相也是空性。

关于这一点,在《金刚经》中也说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。

一切万法不存在真正实有的相,诸法的法相、名相、事相都是不存在的。(《中论》第七品中也专门破斥这三相)。

但众生都执著相为实有,认为某个具有名相的声音、色法,或是味道的事相有很好听、很好看、很好吃的法相等等,认为这些相都实有存在。

其实,虽然表面看来万法都有相,不管男人、女人、山河大地等每一种法都有它的行相,但这只是虚妄分别念的假立,除此之外,具芝麻许实有行相的法也是不存在的。

如果通达这一点,就很容易了知有境,也即取相的能境也不存在,从而将万法的本体都抉择为般若空性。

不生不灭:表面看来,万法都有依因缘聚合而生的现象,比如春天万物复苏、新芽萌发的产生,夏天鲜花盛开、草木葱郁的产生,秋天瓜果成熟、霜叶艳红的产生,冬天傲雪红梅、皑皑白雪的产生等等。

实际上,这些只是世人的幻觉而已,所有的产生都是不存在的。

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:

怎么可能不生呢?我明明看到世界上的人不断地生生死死,万事万物也是不断地生生灭灭呀?

其实,这些现象只是名言当中的假立,如果真正观察时,这种“生”不可能实有存在。

比如,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因和果的聚合来抉择无生:

如果因法在前,果法在后,则在果法产生之际因法已灭,故而从因中生果不成立;

如果因果同时成立,则有无穷的过失,所以,所谓的产生根本不存在。

既然从来就没有产生,如同石女的儿子一样,那么安住和最后的毁灭也不可能存在。

由此可知,诸法最初的行相不存在,因为其行相的来源——诸法的产生不存在,既然产生不存在,则其中间的驻留与最终的毁灭也不可能存在。

生住灭三者,是从世俗有为法的角度来抉择的,《俱舍论》中也讲过,生、住、灭是有为法的法相。

既然某法的生、住、灭都不存在,肯定该有为法也不可能存在。

依此也可推出:依有为法而遍计的无为法也同样不可能存在。

不垢不净:

“垢”指染污,即轮回。

从表面看来,轮回是存在的,比如:

六道轮回中的各种众生,以及他们所感受的痛苦、生存的方式、环境等等是存在的,但如果真正详细观察,六道轮回只不过是众生的迷乱显现,其本体并不存在。

“净”指涅槃,在未经观察的情况下,不管是自性清净涅槃,还是暂时离垢涅槃都是存在的。

但真正从其本体,或是从空性的角度来抉择时,涅槃也是不可能存在的,染污的轮回及远离染污的清净涅槃这两者都不存在。

此处的“不垢不净”,是从依他起(清净依他起和不清净依他起)的角度来抉择的。

从本体的角度来说,因为从无始以来,包括任何物质和精神在内的一切法,从来就没有存在过,所以,烦恼和罪业也不存在,所以说“不垢”;

既然没有烦恼和罪业,也不会有它们的干净,所以说“不净”。

以前有位法师在讲“不垢不净”时,曾讲过一个故事:

从前有个乡下人到了大城市,看见一种搪瓷桶,带盖并有彩色图案,蛮好看的,于是便买了一个回家装食物用。

有一天,家里来了一个城里的客人,他也用这个搪瓷桶盛了满满一桶汤端到了桌上,客人一看,便大声惊呼:

“哎呀!你怎么用便桶盛东西给人吃啊?!”

原来,这种搪瓷桶是城里人用来作便桶的。大家听了,心里一惊,再好的汤也吃不下去了。

其实,便桶和其他饮食器皿有什么不同呢?

无论是材料、图案和样式,都相差不大,只是人们习惯于用它作便桶而已。

用一个从没用来装过粪的新便桶装食品又有何不行呢?但人们却无法接受用新便桶装食物的事实。

一切的一切,都是人心在作怪,人们执著其为便桶,那就不能装吃的东西,即便是新的,也像是污秽物似的不能和吃的东西联系在一起。

所以说,本来一切事物是没有垢净之分的。

生净土,佛性不会清净;堕地狱,佛性也不会染污。

所谓的垢和净,都是分别妄心在作怪,正是我们的分别妄心,才将万事万物分别为所谓的垢与净。

不增不减:

1. 从果位的角度来说,是指圆成实不存在;

2. 从轮回的角度而言,是指烦恼增长与功德减少不存在;

3. 从涅槃的角度而言,是指功德增上与烦恼、障碍减少不存在。

一般来说,众生在凡夫位时,心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和障碍会增上,而大悲心、无二慧、菩提心等功德会减少。

随着成佛的逐步临近,相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等等也会逐步减少直至息灭,而不共的佛之如海功德则会越来越增上。

但这只是从现相的角度来讲的,如果真正从万法的实相或是抉择般若波罗蜜多空性的角度而言,所谓的增和减,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念而已,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增加和减少。

如同大海一天两次的潮起潮落,既不会使海水增加,也不会令海水减少一样,众生成佛之时,功德不会增加,未成佛时,功德也不会减少,所以不增不减。

以前观世音上师在海外讲《心经》时,认为这段话阐释了基无相、道空性、果无愿三解脱门。

1. 所谓基无相,也即一切万法原本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等相状;

2. 所谓道空性,也即一切万法为空,远离一切实体;

3. 所谓果无愿,也即智慧果法不增,烦恼罪业不减。

《大智度论》云:

“空故无相,无相则无作无起,是法常住不坏,故无生无灭。”

又云:

“如无余涅槃不生不灭,不入不出,不垢不净,非有非无,非常非无常,常寂灭相,心识观灭,语言道断,非法非非法等相,用无所有相故,慧眼观一切法,亦如是相,是名六波罗蜜等与解脱等。”

又如《大般若经》云:

“色蕴非染非净,受想行识蕴,亦非染非净。如是色蕴非染非净,是谓般若波罗密多。如是受想行识蕴,亦非染非净,是谓般若波罗密多。”又云:“一切法非减非增,是谓般若波罗密多。”

佛明确地告诉我们:

凡是相对而有的法,包括是非、顺逆、得失、美丑、憎爱,都是虚无缥缈、虚妄不实的,我们万万不要一味地去追逐、执取,否则只是枉费心机而已。

对于诸法离戏空相的道理,诸佛菩萨已经切身体会到了,所以观自在菩萨才会意味深长地告诉舍利子。

作为我们这些初修般若的人,对诸法皆空的道理必须认真推导,深刻领会,既不要盲目轻信,也不要毫无理由地半信半疑,而要在听了以后,以自己的闻思修行来切身体会,这才不辜负观自在菩萨的一番谆谆教诲。

基道果所有的法都可摄入以上七种法中,七法不存在,则一切万法都不存在。

或者说,遍计所执、依他起、圆成实这三种法不存在,如果这三种法不存在,则轮回和涅槃所摄的一切万法也都不存在。

以上抉择了基般若或自性般若的内容,下面从五个方面阐述“了知道般若”的内容。(未完待续)

敬摘录《心经讲记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✨ 相关推荐 ✨

App Store退款攻略:当App不符合预期时怎么办
苹果下载365app

App Store退款攻略:当App不符合预期时怎么办

🎯 08-28 👁️ 204
纳格兰侦查大地任务怎么做
365电子游戏

纳格兰侦查大地任务怎么做

🎯 09-15 👁️ 257
移动接入点设置哪个好
365限制投注

移动接入点设置哪个好

🎯 08-25 👁️ 7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