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呷哺呷哺虽然紧随其后,但门店数量却比海底捞少了500多家,入驻城市也少了100余个。
红餐大数据显示,从2023年全国火锅品牌人均消费价位占比分布看,人均消费价位在120元及以上的火锅品牌不到一成,90-120元价位的占比达22.9%。
不过,虽然人均消费降低了,但海底捞的利润和翻台率并没有下降。
财报显示,2023年海底捞整体收入为414.53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3.6%,净利润达到44.95亿元,同比激增174.6%。
期中,海底捞餐厅的经营收入为392.67亿元,同比增长35.7%。
而在2019年,海底捞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49.4亿元人民币,净利润25.6亿元。
有媒体称,海底捞在2023年的业绩已经全面复苏,在营收与净利润的指标上已经超越了疫情前。
翻台率上,2023年,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.8次/天,同比增长26.7%。
期中,950家同店翻台率为3.9次/天,增长约30%。
截至2023年年末,海底捞会员人数已超过1.5亿人,全年接待顾客近4亿人次,较2022年增加了43.7%。
根据红餐研究院发布的《火锅品类发展报告2023》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1月,全国火锅相关企业数量达41.6万家,比2022年同期上涨10.3%。
2023年前11个月,火锅相关企业新增6.6万家,同比增长31.4%。
其中,以海底捞为主的头部火锅企业虽然扭亏为盈,但也同时面临着更为残酷行业竞争。
另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预计到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会增长到6689亿元,但是增速会从2019年的10%降为2025年的4.3%。
这意味着整个火锅赛道逐渐趋于饱和,增速越来越慢。
《火锅品类发展报告2023》显示,虽然火锅品牌在不断创新和发展,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,很多品牌的菜品、场景都非常相似,导致消费者容易陷入“审美疲劳”。
对于当下本就供大于求的火锅市场来说,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痛点。
数据报告、经济普查、企业专访、价值转化,深蓝数据官带你探索数字世界的魅力↓
点击阅读原文或电话咨询深蓝数据官了解详情:010-64101980。
源 | 天天财经、头条新闻、界面新闻、新京报
编 | 石头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